原標題:江中撈出金絲楠木 疑似“故宮遺木”

專家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檢查木頭的橫切面。專家判斷,樹齡有200年以上,在水里浸泡起碼100年以上,價值超過1000萬元。專家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檢查木頭的橫切面。專家判斷,樹齡有200年以上,在水里浸泡起碼100年以上,價值超過1000萬元。

  近日,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的兩根木頭“走紅”,原本不起眼的木料被專家認定為珍貴的金絲楠木,價值超千萬元。其收藏者認為這兩根木頭屬于明代修建故宮時的漕運木料,意外在嘉魚落水,沉江數(shù)百年。他希望能將木料捐贈給故宮。

  據(jù)了解,接受捐贈是故宮文物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前也多次有群眾向故宮捐贈珍貴文物。但新京報記者從故宮了解到,目前尚未收到與此事相關(guān)的信息。

  文物法專家則表示,如果木頭被認定為文物,將收歸國家所有。

  5年前打撈自簰洲灣

  兩根楠木擺放在嘉魚縣明式原木家具廠里,已經(jīng)有近5年時間了。

  該家具廠廠長雷軍向新京報記者回憶,2012年12月的一天傍晚,一位漁民在嘉魚長江簰洲灣捕魚時,漁網(wǎng)兜住一根木頭,但怎么撈都起不來,于是給常年收購烏木的雷軍打電話。

  簰洲灣地處長江中游,呈U字形,水流湍急,漁民經(jīng)常在水底撈出黑色的陰沉木,俗稱烏木。烏木由樹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在缺氧、高壓、微生物的作用下,經(jīng)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形成。據(jù)媒體報道,當?shù)貪O民曾打撈烏木成風,形成了交易市場。

  雷軍趕到現(xiàn)場后,兩人又撈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撈不動。隨后,雷軍找來牽引車,用鋼絲纜繩把木頭牽引到江邊,再用起重桿拉到岸上。這根木頭總長19.6米,重約5噸,鋸成了約10米的兩段才運回廠里,前后花了9萬元。

  雷軍曾想將木材鋸開做成家具,但有人告訴他,這么大的木頭很可能是用于故宮的皇家木材,他“不想毀了”,便保存起來。雷軍稱,曾有幾位買家出數(shù)百萬高價購買,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交。

  今年國慶期間,雷軍在武漢參加某網(wǎng)站舉辦的一個免費鑒寶活動時,提到自己收藏了一個“故宮的寶貝”,引起專家團隊的興趣,隨之被媒體關(guān)注到。

  專家稱樹齡至少200年

  11月1日,中國文物學會會員、高級園藝師蔡吉悟來到家具廠,對這兩根楠木進行了鑒定。只見兩截黑色的木頭放在草地上,包裹著厚厚的樹皮,兩頭各有一個樹洞,據(jù)推測是為了方便繩索捆綁而鑿的。

  蔡吉悟割下一塊木頭進行了辨別,“可以看得出來樹齡有200年以上,但什么時候被砍伐和遇水還不能確定?!辈碳蚋嬖V新京報記者,“在水里浸泡起碼100年以上,才能達到這個效果?!?/p>

  蔡吉悟觀察木頭上留下的開口和綁繩的痕跡,認為砍伐工藝屬于較為古老的傳統(tǒng)工藝,“但不能說是什么年代的,也許三四百年前,也許幾十年前,都有這樣的工藝?!?/p>

  木頭非常直,幾乎沒有彎曲,蔡吉悟認為是經(jīng)過了精挑細選的標準建筑用材。但是否用于故宮營造,他表示“不能準確判斷”。

  關(guān)于這根木頭的價值,從事了20年木頭研究的蔡吉悟算了一筆賬。他根據(jù)市面上金絲楠陰沉木珠串的重量和價格計算,5噸的金絲楠陰沉木總價超過1000萬元。如果制成家具,價格會更高。

  雷軍告訴記者,如果這兩根楠木確屬故宮漕運木料,他愿意無償捐給故宮。他計劃立刻用吊車將木料裝進倉庫,妥善保管。

  ■ 焦點

  1 是否為故宮用料尚未下定論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故宮了解到,故宮目前尚未收到與此事相關(guān)的信息。

  據(jù)悉,接受捐贈是故宮文物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前也多次有群眾向故宮捐贈珍貴文物。在接受捐贈之前,故宮相關(guān)專家會對文物進行詳細科學的認定,再作是否接收的決定。

  而金絲楠木確實是建造故宮的重要用材之一。故宮三大殿的金漆龍紋寶座都以楠木為胎,罩以金漆,髹飾龍紋。金絲楠木家具也是紫禁城重要的室內(nèi)陳設(shè)家具,及佛堂不可或缺的家具。

  單士元《故宮史話》曾引用《明史·宋禮傳》一段記載:“會北京營建,命取材川蜀……歷溪谷險絕之地,凡材之美者悉伐取之。由是,楠、杉、松之屬出三峽,道江漢涉淮泗,以輸于北者先后相屬?!?/p>

  根據(jù)史料,約600年前明成祖朱棣興建故宮時,便在南方采集以楠木為首的各類木料,其中四川木材質(zhì)量尤高。木料砍伐后被運到河道,順長江轉(zhuǎn)運到淮河,再順運河或海運到塘沽,轉(zhuǎn)運到北京。嘉魚簰洲灣位于四川的下游,是故宮木材漕運必經(jīng)之地。

  蔡吉悟說,楠木生長于四川、湖北、江西、廣西等多地,但四川雅安由于氣溫偏低,生長的楠木優(yōu)于其他地方。他判斷雷軍所藏楠木屬于質(zhì)量最高的一類,應(yīng)是產(chǎn)自雅安附近,而不是本地生長的。

  至于這兩根楠木是否為故宮修建而采集,蔡吉悟認為無法下定論,因為其他皇家建筑也會使用楠木?!俺枪蕦m保留了當時沒用過的木料,比較大小長度、砍伐工藝等才能判斷出來?!?/p>

  2 若判定為文物將歸國家所有

  從江里撈出的金絲楠木,如果確實為“故宮遺木”,時間久遠,歸屬權(quán)到底應(yīng)屬于誰?

  中國文物學會法律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文化遺產(chǎn)法研究所所長王云霞告訴新京報記者,天然金絲楠木、烏木等,因為不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產(chǎn),所以并不是文物,屬于無主財產(chǎn)。在此前的案例中,無主財產(chǎn)歸屬權(quán)有的被判定為國家所有,有的被判給發(fā)現(xiàn)者,沒有定論。

  “如果事情發(fā)生在今天,故宮丟了木料,又找了回來,就屬于民法上的遺失物,肯定要歸原主。但是年代很早的話,就不能用今天的法律原則判定?!蓖踉葡颊J為。

  然而,雷軍所藏的楠木上有了人工砍伐和繩索綁縛的痕跡,性質(zhì)就不一樣了。王云霞說,由于經(jīng)過了人工生產(chǎn)和加工,她傾向于該楠木會被判定為文物,具體判定需要文物主管部門介入?!案鶕?jù)文物保護法,地下、內(nèi)水遺存的文物,都屬于國家所有?!蓖踉葡颊f。

  據(jù)媒體報道,前幾年嘉魚當?shù)貪O民曾打撈烏木成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商人紛至沓來采購,當?shù)嘏沙鏊榭哿舜蟛糠譃跄?。廣東惠東也有人打撈和出售過烏木,當?shù)鼐揭罁?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無主埋藏物歸國家所有”,也進行了查扣,但認定打撈者行為不屬違法犯罪,當?shù)卣粌H沒有懲罰,還給予了打撈者補償和獎勵。

  ■ 對話

  楠木收藏者雷軍

  既然打算捐,就沒打算回頭

  新京報:你如何判斷楠木是屬于故宮用材的?

  雷軍:之前一個有文化的朋友說,這么好的金絲楠木,只有皇家才能放排。之后我多方考察,很多人來看,都認為只有皇家才能有。后來我就一直放在那里,不想做成家具把文物毀了。

  新京報:這五年來,木頭一直露天放著嗎?

  雷軍:先是放在倉庫,前不久搬了廠房,就拖過來,一時沒有搞好(倉庫),放在露天就2個月,保護得蠻好的。

  新京報:你花在木頭上的9萬元包括哪些開銷?

  雷軍:9萬元包括漁民的信息費、吊車費、拖車費等。國家給就給,不給就算了,我不會主動去要。

  新京報:目前打算怎么處置這兩根楠木?

  雷軍:盡快用吊車拖到倉庫里面去,要保護起來,不能破壞了,保管得妥妥的交給國家。

  新京報:希望楠木有什么歸宿?

  雷軍:只要專家們說的是真的,我愿意捐到故宮。假如說,以后故宮需要換個柱子,用上這個木頭,就等于把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柱子上,這不是很好嗎?我既然打算捐,就沒有打算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