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6小時工作走出武漢市第一醫(yī)院PCR實驗室,核酸檢測員李鵬程脫掉防護服后露出了濕透的上衣。

  易家墩社區(qū)3萬份,黃陂區(qū)2萬余份……5日下午2:30,武漢市第一醫(yī)院PCR實驗室內,核酸采集樣本正分批滾動送達,檢測及報告工作不停歇地進行著,從標本接收到出報告結果的6小時時長一如既往地保持不變。

  據了解,為配合武漢市本輪全員核酸檢測,武漢市第一醫(yī)院除集結了多路核酸采樣小分隊,還配備了3間PCR實驗室,來自輸血科和醫(yī)學檢驗科的27名核酸檢測員,每3人一組、每6個小時一班,24小時不停歇地進行實驗室檢測工作。

  如此多的檢測樣本集中在實驗室,就好像是一個高危的“核彈”。核酸檢測員嚴格按要求穿戴三級防護裝備,三層乳膠手套、N95口罩、防護鏡、一次性鞋套、連體防護服、隔離衣等,一個也不能少。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輸血科主任王順介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程分為四大步驟——樣本(通常是咽拭子)的采集、轉運、檢測和實驗數據上報——核酸檢測所從事的是檢測這一環(huán)最具專業(yè)性的核酸提取和基因擴增。

  因為實驗室內多臺機器同時運轉,即便開有空調,室內溫度也很高,核酸檢測員防護服內的衣服也是干了濕濕了干。

  據悉,除完成市里指定的核酸檢測,武漢市第一醫(yī)院PCR實驗室同時需完成本院日均3000來份的檢測量,以及為本院參與全市核酸檢測的采樣小分隊進行人均2次的核酸檢測。采樣小分隊醫(yī)護2次全陰后方可重返醫(yī)院上崗。(通訊員譙玲玲)

核酸檢測員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核酸提?。ㄍㄓ崋T代雨朦 攝)核酸檢測員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核酸提取(通訊員代雨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