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2018屆互聯網校招高薪清單在網絡流傳,清單顯示了眾多知名互聯網企業(yè)技術類崗位的年薪水平,動輒30萬以上的出價。引起了不少高校應屆生的關注。

  而從拿到這些企業(yè)offer的同學反饋來看,這份清單顯示的年薪水平還是比較準確的。在他們看來,校招年薪25萬人民幣只是白菜價。

  高薪清單曝光,算法工程師最吃香

  根據校招薪水公號稱,2018屆互聯網校招已經陸陸續(xù)續(xù)的開展了,中新經緯通過對高薪崗位梳理發(fā)現,有20多家企業(yè)年薪突破了30W。

  其中包括谷歌中國、微軟、google、騰訊、大疆、???、華為、網易游戲、阿里巴巴、滴滴、百度、今日頭條的知名互聯網企業(yè),他們給校招生開出的年薪水平均在30萬以上,不過提供以上薪資水平的崗位也多為算法工程師、研發(fā)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等技術性較強的崗位。

  其中,谷歌中國的人工智能崗位年薪最高,達56萬元人民幣,其次是微軟的算法工程師崗位,年薪51萬,第三是谷歌的算法工程師崗位,年薪50萬,排在第四、第五的是騰訊公司的基礎應用研究(SSP)崗位和騰訊云后臺研發(fā)工程師崗位,年薪分別是45-50萬、32.4萬。整體來看,算法工程師崗位最吃香。

▲網傳2018屆互聯網校招高薪清單(來源:公眾號“校招薪水”)▲網傳2018屆互聯網校招高薪清單(來源:公眾號“校招薪水”)

  多位參加今年互聯網科技企業(yè)校招的2018屆畢業(yè)生向中新經緯表示,這份高薪清單還是比較準確的。在某“雙一流”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讀研的李航(化名)介紹,“這份網傳的高薪清單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中間比較受關注,里面顯示的年薪水平還是比較準確的?!?/p>

  “我身邊就有同學拿到了大疆、美團、??颠@些企業(yè)的offer,他們提供的薪資待遇水平與清單中幾無差別。但清單里顯示的都是各個企業(yè)這個崗位最頂級的待遇,而這些崗位一般加班比較嚴重?!彼f。

  據一位拿到大疆offer的學生向中新經緯介紹,大疆提供的普通offer月薪為2.4萬人民幣,一年發(fā)15-17月薪水。不過特別offer月薪能達到3萬人民幣,也是年發(fā)15-17薪。這與清單中顯示的大疆算法工程師崗位30萬-40萬人民幣年薪相差不大。

  人工智能火,年薪25萬只是白菜價

  在互聯網圈子里,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人工智能人才到底有多稀缺?打開某知名招聘網站,搜索“人工智能”后會出現相當多的招聘崗位,具有誘惑力的薪酬會讓人眼前一亮。

▲招聘網站截圖▲招聘網站截圖

  多個研究機構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量資金正流向人工智能,尤其是與其他行業(yè)的應用結合,中國企業(yè)在這一層面的融資額已逼近美國。與此同時,中國企業(yè)還在人才爭奪方面投入重金“補足”,并在應用層面與美國不相上下后,開始向核心技術領域進發(fā)。據證券市場周刊,2010年到2017年5月,中國AI領域共發(fā)生2218起投資事件,涉及投資金額達668.42億元人民幣。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研發(fā)和轉化,這也意味著發(fā)展AI已經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高度。未來,中國建設“智慧型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目標有望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而這次公布的這份校招高薪清單中,有許多崗位都和人工智能有關。而這次公布的這份校招高薪清單中,有許多崗位都和人工智能有關。

  李航目前已經收到了一家來自上海某電子研究所和一家某科技外企的offer,他打算從中二選一。談到今年校招的感受時,他表示相比于去年,今年研究機器、人工智能的崗位比較火熱,但這些崗位要求條件也比較高,計算機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更具有競爭力。

  “網上那份高薪清單里有不少算法工程師的崗位,從今年的行情來看,這兩個方向是給薪水給的最高的?!彼f,“這樣的崗位比較看重個人能力,如果不是名校畢業(yè),有名企的相關工作經歷也能加分不少?!?/p>

  他補充道,做算法的崗位一般工資都比較高,年薪基本是30萬人民幣起步,“年薪25萬人民幣的技術崗位現在沒有吸引力,在我們看來都是白菜價?!?/p>

  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相關崗位應屆畢業(yè)生的起薪基本都在12.5k/月以上,畢業(yè)三年后人工智能崗位的技術人員,平均月薪在25k以上,基本實現薪酬翻番。作為典型的技術驅動型行業(yè),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薪資水平、就業(yè)滿意度都優(yōu)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該領域薪酬溢價明顯,目前已逐漸成為整個互聯網行業(yè)最多金的崗位。

▲資料圖(來源:中新網)▲資料圖(來源:中新網)

  人才缺口大但潛力足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等領域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面臨“坑”多“蘿卜”少的現狀。

  據領英10日發(fā)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領英平臺的全球AI(人工智能)領域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相關人才總數超過85萬,高居榜首,而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只超過5萬人,位居全球第七。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也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這種供需不平衡的現象不僅在中國有,在美國硅谷亦是如此。

  高盛最近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行業(yè)巨頭正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實驗室,以吸引人才。比如,谷歌(Google)201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設立了實驗室,臉書(Facebook)也于2015年在巴黎建立了實驗室。

  中國企業(yè)方面,百度在2013年就在美國硅谷設立了AI實驗室,騰訊在2016年也宣布成立AI實驗室,并且積極招募AI人才。

  不過《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也顯示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發(fā)展前景看好。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人才有其優(yōu)勢,即高學歷者眾多,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占比達到62.1%,領先于美國的56.5%。這意味著中國人工智能人才雖然比較年輕缺少經驗,但學歷高、接受能力強,后續(xù)潛力不容小覷。

  除此之外,許多學校也和企業(yè)也開始行動起來,共同為該行業(yè)培養(yǎng)后備力量。

  前不久,國務院近期印發(f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指出:高等院校在加強專業(yè)建設之外,還可通過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來培養(yǎng)人工智能人才,豐富人工智能教育的形式,并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加速發(fā)展。

▲2017百度聯盟峰會:李彥宏暢談AI時代思維方式,人工智能才是主菜▲2017百度聯盟峰會:李彥宏暢談AI時代思維方式,人工智能才是主菜

  據新京報,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學校首屆122名人工智能專業(yè)研究生近日已報到入學。校方已同百度公司簽署了人工智能專業(yè)合作辦學協(xié)議,與中國人工智能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盟、中國軟件測評中心共同簽署了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配備的師資力量30%來自業(yè)界知名學者、30%來自企業(yè)一線專家、40%來自高校的教授團隊,學生將通過一些機會方式到一線企業(yè)接觸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

  每年校招Offer的數量、質量表明了各家公司對于整個招聘市場、人才供需的判斷,也是我們觀察整個互聯網市場的一個窗口。在中國互聯網當下從模式創(chuàng)新遷移到技術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成為新一代的驅動力。不難看出,未來幾年,不論國內外,人工智能等技術性較強的行業(yè)人才是互聯網公司最需要的,而這些行業(yè)領域也將是全球互聯網未來發(fā)展的主攻方向。